遼寧省新增1例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 為沈陽市報告
中新網1月25日電 據遼寧省衛健委網站消息,1月25日0時至11時,遼寧省新增1例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
2022-01-26 09:53:07
《生來即輕,還時亦凈》——1月24日,“尋親男孩”劉學州在發布7000字絕筆長文后,離開了這個世界。一個不滿18歲的少年,做出如此悲愴的選擇,讓人分外唏噓。
從劉學州的自述中,大致可以勾勒出其異常坎坷的生命軌跡:出生時被父母“賣掉”,4歲養父母雙亡,曾是校園霸凌受害者,在尋親成功后被“二次遺棄”,更因在網上公開自己被生母拉黑的截圖以及“要求父母買房子”之類傳言,遭遇網暴謾罵。如今,人不在了,很多事實真相難以追索。但可以肯定的是,只憑他剛認親不久、已分別組建家庭的親生父母單方面發聲,就跑到劉學州社交平臺上大肆謾罵、亂扣帽子、宣泄情緒,已經構成了典型的網絡暴力。
流言惡語從來都是傷人害命的。上世紀30年代,一代巨星阮玲玉就被流言生生逼死,留下“人言可畏”四字觸目驚心。到了今時今日,互聯網無遠弗屆,信息傳播發達至極,然而,發言門檻的無限降低,也讓謠言頻頻“決堤”,網暴的廣度烈度與兇惡程度,遠遠超過那些傳播還不那么發達的時代。而網暴的對象,可能是公眾人物,也可能是無辜路人,隨時隨地,誰都可能被推進泥沼深淵。從浙江女子取個快遞被造謠出軌,到成都女孩流調軌跡泄露被人肉,再到某網紅記者所謂“私人信息”曝光后被攻擊……在多起事件中,總有一些網民聽風是雨,事情尚未厘清,便喊打喊殺;爭議觀點偏聽一方,便啟動“無腦噴”模式;信息來源不知何處,就大肆跟風起哄、人肉扒皮……飛短流長、惡意洶涌,輕則違背公序良俗,重則擊穿法律底線,時常攪得輿論場烏煙瘴氣,更成為當事人“不能承受之重”。
細觀這些“網暴”狂歡事件,往往都有搬弄是非、強帶節奏、掀起輿論風暴的“節點人物”。在“人人都有麥克風”的年代,借助網絡擴音器的加持,每一種聲音的殺傷力都可能被放大成千上萬倍,這更提醒我們:發言需謹慎,表達有邊界。尤其對于那些本就擁有大量粉絲,功能等同于媒體的“大V”來說,更要管好自己,絕不能為了逞口舌之快,或是為仨瓜倆棗的流量,就丟掉了良知。
“雪崩時,沒有一片雪花能夠幸免”。網絡空間的環境生態如何,深度影響每一個人,更依靠著每一個人。如今的互聯網上,多的是情緒誘導,多的是流量生意,每個人在沖浪之時,都必須擦亮眼睛、理性表達,不因主觀情緒先行而不負責任輕易置評,不因“法難責眾”而口無遮攔喊打喊殺,決不當謠言傳聲筒、暴力擴散器。人人堅守底線,明白表達的責任、自由的邊界,通過切實言行修復網絡生態,受益的也將是我們所有人。
為期1個月的“清朗·2022年春節網絡環境整治”專項行動正在開展,集中整治網絡暴力、散播謠言等問題,正是重點之一。我們相信,隨著相關法律的日益健全以及治理重拳的不斷祭出,更多人會認識到網暴的可怕之處,也會意識到網絡發言的邊界之所在。
徐曉 【編輯:王詩堯】
標簽:
中新網1月25日電 據遼寧省衛健委網站消息,1月25日0時至11時,遼寧省新增1例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
為配合春運工作,根據當前疫情防控形勢,結合客流快速增長的特點,自1月25日起,西安地鐵全線網恢復...
科技日報記者 張佳星 策劃 劉莉 有沒有想過,如果有了新冠特效藥,你會選擇打針還是吃藥? ...
民政部日前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寒假春節期間孤兒、事實無人撫養兒童、農村留守兒童關愛服務工作...
中新網上海1月25日電 (周卓傲)1月22日下午4點30左右,上海地鐵15號線祁安路站一名老年女乘客下車時...
記者從河南高速了解到,受大霧影響,截至2022年1月25日8:20河南共30條高速禁止車輛上站: 1、因...
馬上評|多寫3字賠近3萬,離職報告的坑該填上了 一場離職,有人“賺了”,有人“賠了”。最近,...
2022年1月24日19時,山東濟寧梁山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接到濟寧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推送的北京市大興區...
根據河南省許昌市疫情防控指揮部(2022年6號)通告,即日(1月25日)起,有序恢復正常生產生活秩序。 ...
科技日報記者& 8194;張夢然 據最新一期英國《自然·通訊》報道,美國密歇根大學開發出一種半導...
科技日報記者& 8194;劉霞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報道,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科學家借助機器學習算...
記者從河南省禹州市疫情防控指揮部獲悉,根據國務院關于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分區分級防控工作要求,結...